劇情簡介:
本片取材自荷馬的史詩【伊里亞特】(Illard),被公認是西方文學的經典,也是古代文學中最受人推崇的代表作。本片的演出陣容可說是一時之選,網羅了大銀幕與舞台劇的大明星共襄盛舉,包括布萊德彼特、艾瑞克班納、奧蘭多布魯、狄翁克魯格、布萊恩考克斯、彼德奧圖等。
在古希臘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對愛人,特洛伊城的王子帕里斯(奧蘭多布魯飾 )、以及斯巴達的皇后海倫(狄翁克魯格飾),兩人的激情引爆了一場毀滅文明的戰爭。帕里斯把海倫從斯巴達之王米奈勞斯(布蘭登葛羅森飾)身邊偷走,對這位斯巴達國王來說,這是無法容忍的羞辱。為了家族的榮譽,也為了自己的面子,米奈勞斯向哥哥邁錫尼之王阿伽門農(布萊恩考克斯飾)請求兵援,出兵攻打特洛伊城,立誓要把海倫搶回來。
然而阿伽門農心中盤算的可不是替弟弟爭回顏面,事實上他是野心勃勃想趁這個機會把特洛伊城攻下來,好完成他個人的帝國計畫。然而,素有銅牆鐵壁之稱的特洛伊城,在國王普里爾蒙(彼德奧圖飾)勵精圖治的領導下,並且在勇猛的王子赫克托(艾瑞克班納飾)所領軍保衛下,可說是固若金湯。而被視為希臘第一武士的阿基里斯(布萊德彼特飾),則成了斯巴達王國方面能否攻入特洛伊城的關鍵人物。
傲慢、桀驁不馴的阿基里斯,除了捍衛自己的名譽外,並不想多管任何事。唯一能讓他心甘情願聽令阿伽門農指揮,攻打特洛伊城的辦法,就是他想流芳百世的虛榮心──但是最後決定他命運的,卻依然是愛情。
為了名譽與權力,兩個世界即將展開一場大戰。成千上萬的人捲入這場無情的戰爭。為了愛情,一個國家就此燒為灰燼....
本片從2003年4月22開鏡,首先在倫敦郊外的片場搭建特洛伊皇宮,拍攝國王普里爾蒙接見皇家成員的戲份。由於當時太陽是唯一的日照光源,所以房屋都設計成開放式的屋頂。至於國王普里爾蒙的召見廳,還搭設了一尊五十英尺高的宙斯神像,圍繞著數尊十五英尺高的奧林匹亞眾神的神像。
影片中的主角--「木馬」,外表看起來像是木製,但實際上卻是以鋼鐵跟玻璃纖維製造,重達十一噸、三十八英尺高的木馬,最後送到馬爾他群島組合起來,推進了特洛伊城四十二英尺高的城門。
觀後感:
「特洛伊:木馬屠城」說的是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,因為去斯巴達時搶走該國王妃海倫,憤怒的斯巴達因此邀集希臘各邦軍隊一塊兒向特洛伊挺進。
一夥人明的是為了榮譽,暗的是為了權力慾,更多人是盲目服從命令,只有小布飾演的阿基里斯,他要的是日後人們對他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。
距今三千年前希臘戰爭的形態是,若兩軍在正式交鋒前願意派出一位最強的勇士決鬥,他們的對戰結果就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。
荷馬史詩「伊里亞德」裡的特洛伊大戰其實打了十年,而且裡頭希臘諸神各自選邊站,參加得不亦樂乎。電影把這些心機比人類還重的神明全部拿掉,戰爭也壓縮到幾十天,大家都會背的木馬屠城記更演不到半小時,電影的重點,全擺在阿基里斯與特洛伊大王子赫克托的心態轉換與最後的對決上。